没有“中学资质”的标准,如何使未入围的学校信服?
为了能“在阳光下运行”,恳请北大校长回答3个问题
北大网站有说明,但对于那些不能上网的家庭有些不公
昨日,有媒体刊登了一篇江苏扬州中学历史教师王雄致北大的公开信,要求公开校长推荐制具体标准,称看到北京大学公布中学校长实名推荐的中学名单后,“心中有喜有悲”———
喜的是北京大学终于迈出了招生考试改革的重要一步,悲的是本校榜上无名。我到北大招生网站上仔细阅读了关于该制度的实施办法与相关文件,但是,看不到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度的学校需要具备什么资质。原本就有很多人对这个制度有不少担忧,人们害怕的是暗箱操作,所以,凡是类似的高利害性招生制度必须遵循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
可是,这个实施方案关于标准的问题并没有公开,因此,为了使这一制度能够“在阳光下运行”,也为了高校招生制度改革能够更加完善,本人恳请北大校长回答以下3个问题:
第一,实施方案中没有“中学资质”的标准,只有“根据中学的办学条件、生源质量等因素”短短十几个字,如何使未被入围的学校和学生信服?能否公开具体标准?
第二,今年有400多所学校向北大提出“中学校长实名推荐资质”的申请,因为这是一个新举措,未被确定资质的学校是不是办学条件不佳或者生源质量不好?能否请北大给参与的学校一个明确的答复,也好为今后的申请奠定基础。
第三,优秀学生的标准是最难确定的,校长推荐的学生不再参加自主招生的笔试,而直接参加面试,那么,北京大学心目中的优秀学生是什么标准?除了“综合素质优秀或学科特长突出”这几个字,能否有一个更为详细的解释?
最后还有一个建议,几乎所有高三学生和家长对这个制度都不甚了解,虽然,北京大学在网站上有一些说明,但是,对于那些不能上网的家庭有些不公,能否请贵校在类似的方案确定以后,在国内有影响的报刊做详细的说明,或者用“告学生书”、“告家长书”的方式发到学校,再由学校发给家长。(中国青年报)
新闻链接
19岁“武侠女”被推荐上北大
作为北京大学选定的实名推荐中学,江苏海门中学校长石鑫认为这个名额应该体现海中办学理念、全面发展又学有所长、综合素质优秀的学生。
前天在江苏海门中学北大推荐生专家评审会上,海门中学学生会主席、高三(14)班学生朱臻慧从15名品学才兼优的学生中脱颖而出,成为海门中学由校长石鑫推荐上北大的第一人。今年19岁的她,不仅外表俊美俏丽,还是全校理科生中的“顶尖高手”,此外她还出版了12万字的武侠小说。
她在小说中塑造了一个爽朗大方、不畏困难、顽强自信的女侠形象,她说这位侠女就是自己性格的写照。她向记者透露,上北大,她的目标是学经济学,未来做注册会计师或预算师。(扬子晚报)
(本文来源:成都商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