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消 取消医疗机构销售药品加成,公立医院减少的收入可财政补助
提高 提高诊疗、手术、护理价格,逐步拉开医疗服务价格差距
降低 降低大型医疗设备检查治疗价格,加强检查治疗设备价格监测
11月23日,国家发改委网站公布《改革药品和医疗服务价格形成机制的意见》,其中明确规定,要进一步理顺医疗服务比价关系。在规范医疗服务价格项目的基础上,适当提高临床诊疗、护理、手术以及其他体现医务人员技术劳务价值的医疗服务价格,同时降低大型医用设备检查和治疗价格。加强对植(介)入类等高值医疗器械价格的监管。《意见》明确提出,到2020年要建立起科学合理的医药价格形成机制和完善的医药价格管理体系。
逐步降低医疗机构药品加价率
发改委强调要改革医疗卫生机构药品销售加成政策。按照“医药分开”的要求,改革医疗机构补偿机制,逐步取消医疗机构销售药品加成。改革过渡期间,要逐步降低医疗机构药品加价率,在总体不突破15%的前提下,可按价格高低实行差别加价政策。必要时对高价药品实行最高加价额限制。中药饮片加价率标准适当放宽。
鼓励地方结合公立医院试点改革,统筹开展公立医院销售药品零差率改革。公立医院取消药品加成后减少的收入,可通过增加财政补助,提高医疗服务价格和设立“药事服务费”项目等措施进行必要补偿。
中医诊疗费要提高
重点改革医疗服务定价方式。根据医疗技术发展和临床诊疗需要,完善医疗服务价格项目规范,合理设立医疗服务价格项目。从严控制简单以新设备、新试剂、新方法等名义新增医疗检查检验项目,进一步规范医疗服务价格项目名称和服务内容。
合理制定不同级别医疗机构和不同职级医师的服务价格。根据医疗机构等级、医师级别和市场需求等因素,对医疗服务可以制定不同的指导价格。要逐步拉开价格差距,促进患者合理分流。
提高体现技术和劳务价值的医疗服务价格。按照医疗服务补偿合理成本的要求,结合政府财政投入情况,合理调整非营利性医疗机构基本医疗服务价格,逐步提高中医和体现医务人员技术劳务价值的诊疗、手术、护理等项目价格。
植入类医疗器械要加强监管
降低大型医用设备检查和治疗价格。加强医用检查和治疗设备价格监测。完善服务成本审核方法,医用检查和治疗设备折旧费用按额定工作量测算。降低偏高的医用设备检查和治疗价格,促进医用检查和治疗设备集约化使用。
加强医疗器械价格管理。合理控制医疗服务价格项目外单独收费的医疗器械范围。对单独收费的品种,要建立目录进行管理。对高值特别是植(介)入类医疗器械,可通过限制流通环节差价率、发布市场价格信息等措施,引导价格合理形成。
(新华社 发改委网站)
连线本地
照CT 价格将会下降
昨日,成都市发改委副主任宋剑锋透露,成都的物价等部门正在根据医改方案制定相关价格细则。“国务院的这份文件对成都制定相关的价格细则有指导意义。可以确定的是,成都肯定会按照文件要求,制定相关医疗服务的政府最高限价。”
此外,四川的药品和医疗服务价格改革也将在该文件精神指导下推行。
据成都军区总医院市场部主任张虎军介绍,大型医用设备主要指10万元以上的医疗设备,比如CT、核磁共振、彩超、pet/ct等医用设备,目前pet/ct检查费用9800元/次。张主任表示,如果四川按照发改委公布的《改革药品和医疗服务价格形成机制的意见》进行改革,这些大型医疗设备的检查费用一定会下降。
(本报记者 蓝岚 谢佳君)
(本文来源:成都商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