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隐茶杯,杯装茶,隐茶杯机招商二部
东北区隐茶杯,杯装茶,隐茶杯机招商:吉林,辽宁、黑龙江
华北区隐茶杯,杯装茶,隐茶杯机招商: 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山东、内蒙
华中区隐茶杯,杯装茶,隐茶杯机招商:湖南、湖北、河南
隐茶杯,杯装茶,隐茶杯机招商招商三部
华南区杯装茶,隐茶杯机招商:广东、广西、福建、海南、深圳
西南区隐茶杯,隐茶杯机招商:四川、云南、贵州、西藏、重庆
西北区隐茶杯,杯装茶,隐茶杯机招商:陕西、甘肃、宁夏、青海 |
|
|
|
贵州旅游驶上“快车道”旅游收入年均增长近40% |
作者:隐茶杯 时间:
2009-10-15
来源:网络 标签:
贵州,州旅,旅游,游驶,驶上,
|
“十一”黄金周,贵州旅游接待创历史新高,旅游收入和旅游人次双增长,全省实现旅游总收入38.47亿元,接待人次首次突破1000万人次,贵州正在成为西部地区乃至全国的热点旅游目的地,整体正向又好又快方向发展。
贵州旅游近年来渐入佳境。“十一五”以来,贵州旅游增长速度进一步加快,全省实现旅游总收入年均增长接近40%,较“十五”期间年提高了近10个百分点。旅游总收入在全国的位次不断前移,由2005年第23位上升为2008年第17位。旅游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逐年提高,并已成为贵州重要的支柱性产业之一。
旅游业成支柱 打通群众致富路
贵州省从实际出发,提出了把旅游业作为重要支柱产业发展,全省各地抓旅游的劲头很足,重视程度很高,取得了很好的成效。
贵州从2006年开始,采取举办旅游产业发展大会和优先发展重点旅游区申报评选的方式,每年确定一个扶持重点,出台一个扶持文件,促进一个景区建设,推广一个重点区域,先后支持旅游产业发展大会承办地安顺、黔南、黔东南、遵义在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建设、接待能力建设和旅游产业发展四个方面全力“提速五年”,有力地推动了黄果树精品景区和屯堡文化开发,扩大了荔波自然遗产地的影响,树立了西江千户苗寨的乡村旅游典型,促进了遵义专业旅游城市建设。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雷山县西江千户苗寨,正是由第三届贵州旅游产业发展大会扶持推动起来的典型。
10月8日,尽管是“十一”黄金周长假的最后一天,西江千户苗寨的阿浓苗家仍一派繁忙景象。阿浓苗家的老板李珍是个30多岁的苗家妇女,阿浓是她的苗名。阿浓苗家2008年7月开业,贷款40多万元,自筹20多万元。“修这个楼的时候,我的心是悬着的,担心游客不多,生意不好,计划至少得用五六年时间才能还完贷款。”阿浓说,“没想到,旅游发展大会后才短短一年时间,我不仅还完全部贷款,还收回20多万的本,又买了一辆14万的商务车,开了一个分店,多年梦想一年成真!”
黔东南州假日旅游办的统计显示,“十一”黄金周期间,西江苗寨的日均游客量达2万余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达4600多万元。
不仅仅是西江苗寨,目前,贵州农村的4000多个民族村寨均开展了以地方民族文化为载体的民族村寨游,旅游业已成为改善民生的有效手段。
创新体制机制 多彩贵州显魅力
近年,贵州在体制机制上不断创新,为旅游发展创造良好环境。首先是建立“三位一体”领导体制,成立了以省委省政府主要分管领导为首的旅游产业发展和改革领导小组,强化了党委和政府对旅游业发展的领导。二是创新旅游管理体制,破除行政区划界限,切实解决旅游景区条块分割、多头管理的问题。三是构建“四位一体”工作机制,坚持宣传、文化、旅游、体育“四位一体”旅游工作机制,共同开拓旅游市场,共同开发旅游产品,共同做大做强旅游产业。
正在贵州旅游的新加坡游客林玉娥说:“这里原生态的民族文化保留得太好了,不愧是多彩的贵州,希望好好传承下去!”近年,贵州省委省政府通过开展“多彩贵州”旅游形象大使选拔大赛、歌唱大赛、舞蹈大赛、摄影大赛、旅游商品“两赛一会”,推出“多彩贵州风”民族歌舞等系列活动,“多彩贵州”品牌形象已深入人心。
在“多彩贵州”整体品牌引领下,全省各地纷纷推出自己的特色旅游。贵阳市的“爽爽的贵阳?避暑之都”,黔东南州的“民族原生态?万象黔东南”、毕节地区的“洞天湖地·花海鹤乡”,黔西南州的“山水长卷?水墨金州”,形成了重点突出、特色突出、优势突出的旅游目的地形象。
夯基础拓市场 两手齐抓显成效
面对“欠发达、欠开发”的贵州,交通接待等基础设施尚不完善,然而又面对历史和民族文化丰厚、自然景观奇美、生态环境良好的贵州,是先把旅游市场抓起来,还是等基础设施完善后再抓?贵州省委省政府认为,在坚定不移地抓旅游市场的同时,坚定不移地抓好基础设施。
交通运输、宾馆酒店等旅游接待条件的不断提升,是贵州旅游得以快速发展的基础。目前,贵州已建成1个国际机场和6个支线机场,连接重要旅游目的地的高等级公路相继开通,航空、铁路、公路、航运相配合的立体交通网络基本形成,旅游可进入性和通达性得到根本性改善。
在开拓市场方面,自2006年以来,每年由贵州省委、省政府领导牵头,组织各市(州、地)到重要客源地开展旅游宣传推介。一年一个主题、一年一个重点地向海内外推出“多彩贵州风、壮美大瀑布”(安顺)、“原生态的秘境(黔东南)”等,巩固了长三角、珠三角等传统重点旅游客源地,开拓了韩国、日本、港澳等地市场。
旅游市场的开拓使贵州游客结构不断优化。2008年,贵州省外游客占总接待人数的比重达到43.03%,较2005年增长3.28个百分点。2009年截至8月,贵州省外游客比重达到46.28%。今年(2009年)“十一”黄金周,贵州6家旅行社共接待团队731个,其中省外游客的比重高达71%。
在面临金融危机和甲型流感带来的巨大压力背景下,贵州旅游业保持高速发展态势。今年1至7月,全省旅游总收入483.52亿元,同比增长50%。特别是最近三个月,旅游接待持续升温,旅游消费已成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助推器。(贵阳供稿)
(本文来源:人民网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