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10点后,正安县的县城显得有些寂静,街道上除了偶尔疾驰而过的出租车外,就只剩下孤零零的街灯了。然而,2006年以来,就有一盏灯会一直陪着这些街灯亮到12点。这盏灯,来自正安县绿色产业发展办公室。
也许正是因为这盏灯,点燃了数十万正安农民的激情与希望,他们跟随着这盏希望之灯,走过了三年。
三年,正安新发展茶园7万多亩,改造老茶园1万多亩,新建或改造茶叶加工厂9个,建设茶叶苗圃基地3000多亩,培训农民上万人,增加茶叶品牌金奖10多个……三年,不到10名工作人员的正安县绿色产业发展办公室,给了正安数万茶农太多的惊喜与想象。
每天早上8点以后,正安县绿产办的办公楼开始热闹了。来来往往的人像赶集一样,开会的、材料申报的、要求技术指导的、问题调解的……“每天都像在打仗一样。”绿产办办公室主任周文利说,从早忙到晚,人都忙昏头了,总有忙不完的事情,但大家却不叫苦叫累。
这就是在打仗,打一场发展茶叶产业的仗。如果说县委、县政府是“司令部”,绿产办就是这场战争的“指挥部”、“作战室”。
“战斗”打响后,贵州省委王富玉副书记、遵义市委慕德贵书记等领导,到正安进行实地指导茶产业发展工作,调研茶产业,充分肯定了正安茶产业发展的前景。
“这是个朝阳产业。为把这个产业做好,绿产办很少有周末,加班都成了他们的一种习惯,有时半夜了,还在为农民分发茶苗或开会。”正安县政府的一位退休干部告诉记者。举凡茶产业发展规划、政策制定、项目申报、技术指导等等,都是来自这个“指挥部”。规划了就要去发展,制定了就要去落实,具体操作细节也是由这个“指挥部”去督促落实。“绿产办是新部门,一切都是在摸索中前进。虽然任务很艰巨、很辛苦,但我们坚信这场战争会成功!”县绿产办赵天鹏副主任说。
付出总有回报。三年来的奋斗结果,预示了这场战争的胜利。
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打响
2007年春节后,正安县瑞溪镇燕子坝村熊国秀没有像往常一样,背上行囊再次延续10多年的打工征程。她怀揣着贷款手续,来到正安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贷款5万元,加上多年打工的积蓄,在家乡承包了200亩土地,建起了高标准的有机茶园。
看到家乡发展茶叶产业后,在上海打工的樊文安也毅然回家,以一亩一年50元的租金,租了150亩地,一定30年,当上了自己茶园的老板。“像樊文安一样茶的人,正安还有很多。”绿产办副主任赵天鹏说。
这一年的正安瑞溪镇,像熊国秀一样的种茶大户达到了28家,直接带动603户农民种茶。和瑞溪镇一样,乐俭、班竹、中观等9个乡镇,发展茶产业也是一浪高过一浪。
动力来自于正安县委政府的科学决策。为做大做强茶产业,从2007年至2009年,正安实施了“连续3年每年投资1000万元,新发展10万亩优质茶园,打造茶产业大县”的战略,还就育苗、建园、项目捆绑、标准化管理和市场开发等方面,出台了40条优惠政策。
在政策鼓励支持下,正安县事业单位人员、科技人员,纷纷带头贷款建起了茶园。2007年,正安有29名干部领办了6635亩茶园,村干部9人领办茶园930余亩。
2007年的秋季,正安的山坡上,到处是种茶的战场,平整土地、移栽茶苗、茶园管理,农民们忙的不亦乐乎。据统计,2007年度,全县发展茶叶种植面积2.8万亩,完成1000亩低产茶园改造和1020亩茶树无性良繁基地项目。
拿下了一场漂亮的攻坚战
2008年初的雪灾使正安茶业发展遇到困难,雪灾造成新植茶苗严重干枯。“一边要查看统计死伤的茶苗,发动群众补植茶苗。一边还要完成2008年度的新增高标准茶园3.5万亩,补植补造0.5万亩,新育良种茶苗1200亩,新建茶叶加工厂2—3家,资金上任务上,对我们都是巨大的考验”绿产办副主任罗明说。
雪灾造成市场上茶苗供不应求,造成了投入预算增加,成了2008年正安茶业发展面临的最严峻问题。为此,县委县政府多次召开会议,研究对策,决定:加大茶园管护补助,每亩从20元提高到50元;大力支持干部职工领办茶产业,并给予金融政策支持。还制定了《正安县发展茶产业贷款支持实施办法》,及时有效地破解了发展茶产业的资金困难。
工作中,正安县坚持“高起点、高质量、高标准”原则,按照《无公害食品茶叶产地环境条件》,进行新植茶园选择、开垦和种植,必须对苗源地进行充分了解,对品种、纯度、质量、数量等进行核实,保证茶苗质量和数量。为确保来年育苗有良好的母本源,2008年3月,正安到农业部定点的茶树良种繁育单位——遵义茶树良种苗圃场,签订了50万公斤福鼎大白等良种穗条,在土坪、乐俭、和溪、中观、市坪和谢坝等乡镇,培育无性繁育茶苗1200亩。
为完成3.5万亩茶叶种植任务,在中央财政现代农业茶产业项目、扶贫项目等集中支持下,县委、县政府多形式多渠道动员农民、企业和社会各界人士,积极参与茶园建设,要求各乡镇通过张贴标语,广开群众会等多种方式,把政策措施宣传到户,做到家喻户晓。各乡镇以组为单位,召开整地开沟现场会,对种茶技术要领和标准进行培训,动员和督促茶农及时开挖种植沟等。
这一年,与凤冈县田坝接壤的谢坝乡马兰村,只有400余户在家农户的马兰村,就有300余户建起了自己的茶园,50亩以上的大户就有2户。2008年度,正安县克服种种困难,完成了3.8万亩的高标准茶园建设,超额完成县下达计划0.3万亩,完成育苗1200亩,低产茶园改造3000亩。
战斗还在继续……
2009年1月18日,正安金林茶业有限责任公司大坎茶叶加工厂正式动工建设。
2009年4月9日,正安县珍州茶叶有限责任公司茶叶加工厂在乐俭乡东门村破土兴建。
2009年3月,正安县乐茗香生态有机茶业有限责任公司加工厂在瑞溪镇燕子坝村罗汉洞动工建设,现已竣工即将投产。
2009年4月13日—15日,正安县绿产办技术人员分别到市坪、土坪、乐俭、安场和杨兴等乡镇,对2006—2007年新建幼龄茶园管护进行检查,对农民进行茶园松土、除草、施肥、定型修剪、苗木保存等茶园管护,进行技术指导。
2009年4月19日至4月28日,正安县扶贫办、县职教中心、县绿产办联合举办的返乡农民工茶园管理技能培训,分别在班竹乡、中观镇开班。培训返乡农民工300多人。
……
如今,走进正安乡村,随处可见茶叶加工厂建设、茶园管护、茶技术培训,处处呈现出为茶而忙的热闹景象。一切都在有条不紊的进行中,一场发展茶产业的攻坚战仍在继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