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汾河景区
人民网·天津视窗5月27日电:环渤海区域合作市长联席会成立25年来,环渤海区域经济发展成就巨大,已成为中国经济板块中极具影响力的第三极。“互补共赢、协调发展、共同提高”,已成为环渤海地区各成员的共识和信念。太原将与环渤海各兄弟城市进一步加强交流,深化合作,协同一致,创新发展,共同开创环渤海地区更加美好的未来。
构建多元合作机制
提升区域合作水平
近年来,环渤海区域合作组织不断发展壮大,为构建环渤海地区多元化、多层次的区域合作机制,推动多种形式的区域交流与合作,促进环渤海区域协调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在区域合作中,太原实施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努力完善区域合作交流机制,全方位、多层次同国内各经济区加强联系,开展交流,促进合作,一大批好项目、大项目落户太原,为全市的经济发展注入了活力。荣彤说,“与全国先进城市相比,我们还有较大差距,需要我们充分借鉴先进发达城市经验,努力实现赶超跨越。环渤海区域合作组织为我们提供了向先进城市学习的机会,搭建了与兄弟城市交流的平台,我们将倍加珍惜。”
在太原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中,明确提出“要积极推进区域经济合作,加强与国内各经济区特别是周边地区的经济交流,形成良性互动、竞争合作、共同发展的格局,要加快融入京津冀蒙一体化进程,成为环渤海经济圈的战略支撑点。加快与中部省会城市的联合协作,打造争取国家政策支持的‘利益共同体’”。
紧抓住重大发展机遇
建好经济转型先行区
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是我国第一个全省域、全方位、系统性的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给太原的发展带来了空前的发展机遇。“综改区作为国家层面的重大发展战略,将为太原市的转型跨越发展助力。我们要增强机遇感、责任感、紧迫感,在全国率先走出一条资源型经济转型的新路子。”荣彤表示,太原要以转型跨越发展为主线,以建设资源型经济转型先行区统揽各方面工作,制定好总体方案和专项方案,按照转型试验区的总体要求和原则,创新机制,不等不靠,先行先试,大胆探索,大胆实践,用好用足各类政策,当好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排头兵。
讲到综改区建设与国内经济合作的关系时,荣彤形象地说,“这好比是一部车的两个轮子,抓好综改区的建设,要求我们必须借鉴和学习各城市的成功发展经验,综改区的大力推进又为广泛地开展区域合作创造了更好的条件,两个方面相互促进,能够更有力地推动太原的转型跨越发展。”
实施绿色百强工程
实现转型跨越发展
为了实现太原科学发展新跨越,把太原建设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区域性大都市。今后五年,太原市将围绕“绿色转型跨越发展”这个目标,以实施“绿色百强工程”为抓手,围绕建设一流的新兴产业基地、一流的自主创新基地和一流的现代宜居城市目标,坚持工业强市战略,着力打造三大产业集群。
“力争到‘十二五’末再造一个新太原,努力把太原打造成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发展的示范城市。”荣彤表示,太原将提升省城集聚辐射力,向一流的现代宜居城市迈进。以一流的规划布局新城,以一流的标准建设新城,以一流的水平管理新城。同时,以新城建设引领老城改造,促进古城开发。
立足区域战略腹地
打造都市大经济圈
太原市作为环渤海经济圈重要的战略腹地和资源支撑地,将加快推进与环渤海各城市的合作,不断增强太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和经济实力。
一是要加快构建太原城市群和经济圈步伐,全力推进太原都市圈建设。加快推动太原晋中同城化步伐。以新型工业化推动四大经济区建设,全面提升太原经济圈的集聚和辐射能力,充分发挥其在中部崛起和承东启西中的重要作用。
二是要密切都市圈内的合作。进一步加强与晋中、阳泉、吕梁、忻州的区域合作,稳步推进“广域同城化”,形成“一小时经济圈和生活圈”。同时,太原要加强与环渤海地区一流大企业、大集团合作,有效增强全市经济发展的后劲和活力。
三是要整合群体优势,共同推进环渤海经济一体化进程。荣彤表示,太原市将在规划、流通、旅游、环保、市场、信息诸方面,积极参与区域内产业协调和衔接。加强与环渤海地区各城市在高新技术、生态农业及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合作。冯齐亮
(本文来源:人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