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生在江浙一带的我,从小习惯于一杯喝,解渴!自来到了有福之州,让我的人生有了很大的变化,那得从我认识的"坦洋工夫”说起。
那是一个再平常不过的日子,哥哥把我带到了一个茶叶专卖商场,在那里让我了解到了原来茶除了泡大杯喝以外,还可以这样那样的饮、品,还有那么多的种类,而每种茶的故事还有好多好多,其中动人之处不言而喻。
说来也巧,NO1就是一种叫做"坦洋工夫”茶的专柜,专柜的装饰以红色为主基调,宣传册也是红色,甚是喜庆。当走到柜前停留片刻的同时,负责专柜的一个姑娘笑着递过来那红艳艳的宣传册,还邀请我坐下来。当然我想也没有想就坐下来了,说实在的本来对这个"坦洋工夫”就满怀好奇,怎么有这样一种茶,为什么不是"坦洋功夫”?还是红茶?你还真别说,"80”后的人就是喜欢什么都探个究竟。
通过阅读宣传册,我了解到了原来坦洋工夫红茶始创于清朝咸丰元年(1851年),产地在福建省福安市及周边地区。在最鼎盛时期,光坦洋村中一条不足一公里的街道,就有茶行36家之多,年雇3000余人,年产茶5万件,产值100多万银元。自光绪六年至民国二十五年(公元1881年至公元1936年)坦洋工夫红茶每年出口上万担,远销二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在民国四年(1915年),福安商会选送的"坦洋工夫”红茶获得巴拿马太平洋博览会金奖。1937年,张天福主持的福安茶业改良场,以机械代替手工制作的坦洋工夫红茶,以每100斤75两银圆卖给英商裕昌洋行,创历史最高价,轰动了茶叶界……
一缕茶香将我的思绪从历史长河中带回,把我的视线拉到了茶姑娘端过来的面镶着金圈圈且红艳艳的茶。在她的示意下,我将茶端起,一口饮尽。呵呵,真让人见笑了,除了心里头一股暖流涌入还真没什么太大的感觉。经茶姑娘的好客及善意的提醒后,端起第二杯茶的时候我也小口细品,那有一丝丝香、一点点甜,再来则是深深的带蜜香、口中甜滋滋的,那感觉真像口中含蜜,恰如其分,只能用"温、和”两个字来形容,俗话中的"好舒服!”。茶姑娘还向我介绍了我们在品饮的这款茶就是坦洋工夫一级。此外还有其他等级,而且每个等级都有不同的韵味。……还告诉了我一些保健功效。
就是这样,我算对"坦洋”有了初步的感觉。若要说真正爱上它,还是在学茶以后的事了。
很幸运我有机会,参加了中国茶叶学会组织的中级、高级评茶员集中培训。通过学习,我不仅知道了为什么坦洋工夫不是坦洋"功夫”。原来工夫茶是茶叶名,而坦洋工夫茶是以地名命名的一种红茶的品种。功夫茶是茶艺名,不能等同与工夫茶。而且从知识的海洋中我更了解了原来茶叶做为国茶的渊博文化,只有在不断的实践中学习、成长,才能与茶更贴近。
在学习了对各茶类综合知识,也让我对坦洋工夫的忠爱与日俱增,为之时时追随。坦洋工夫生长在闽东的母亲河长溪支流社溪的左岸,自然环境优美,在这个祖祖辈辈种茶和制茶的历史村落――福安市坦洋村,对于我这个还未曾踏上这方土地的人来说充满了神秘,充满了期待……
坦洋工夫,为你动容。你让我欲罢不能的更是你那温和的性情、富有瑰力的品饮方法及诸多的保健功效。
坦洋工夫性情温和,与浓郁的牛奶、甘香的肉桂、甜美的蜂蜜等等都能相互事融合,创造出不同韵味,在品尝的同时让人有种一尝"人生百味”体验。
若要说坦洋工夫留给我的永恒之处,那只有"变化”了。每每在品不同的调饮时,让我懂得了原来人生可以像茶一样有更靓丽的风景线,只要给予新的生命力。
坦洋工夫,与你结缘,注定了我将拥有烂漫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