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在线报道(记者 林凌):2011年2月,乍暖还寒的北京,一场中欧青年交流的盛会在首都博物馆火热上演——“中欧青年交流年”中方开幕式在这里隆重举行。这是中欧建交35年多来首次举行主题年活动,也是中欧最大规模的一次人文交流活动。正如中国总理温家宝在开幕式上所说,青年人是中欧关系发展的动力源泉。中欧友谊的种子应当播撒在每一个青年的心里,那样,中欧就可以携手共担前进路上的任何风雨,中欧的合作之路、友谊之路就会越走越宽广。
同是交响乐,一曲《黄河》听来雄浑激荡,一曲《蓝色多瑙河》则尽显旖旎风情,但二者都表达了人们对母亲河的热爱与眷恋。这就是中欧青年交流年中方开幕式的演出现场,音符中透出的,是中欧文明的交相辉映。
中欧青年交流年是年轻人对话的舞台。来自荷兰的王义可认为,更多地体味中国人的日常生活,能够让他更深入地了解中国。
王义可说:“我知道,商人们常常会去上海、北京,但很少有人会去中国农村,跟普通中国老百姓聊天。其实,我挺想参加普通中国人的婚礼,希望能够开着车走遍中国,看看中国人的生活到底是什么样的。”
中国青年导演陆川以电影《可可西里》、《南京!南京!》蜚声欧洲电影界。作为中欧青年交流年形象大使的他,希望能通过大荧幕传播中国文化。
陆川说:“我的电影去年在西班牙圣塞巴斯蒂安获得了最佳影片奖。我感觉到欧洲人民对中国电影是非常欢迎的。我会和更多年轻的中国电影导演一起制作更多、更好的中国电影,把中国正在发生的一切和我们伟大的文明传播到欧洲,传播到全世界。”
举办中欧青年交流年是中国总理温家宝和欧盟委员会主席巴罗佐在2009年会晤时达成的共识。在开幕式上,欧盟委员会主席巴罗佐通过视频方式从遥远的欧洲发来了他对中欧青年人的期许。
巴罗佐说:“我们需要共同努力以应对全球性的挑战。在经济发展差距、气候变化、全球治理等问题上,青年人的意见对我们寻求解决之道至关重要。来自欧盟和中国的青年人们,中欧战略伙伴关系的未来掌握在你们手中。”
中国总理温家宝出席了23日的开幕式活动并启动了“中欧青年交流年”官方网站。他说,中欧关系正处于深化合作的关键时期,青年朋友应该一起思考,探寻正确的答案。喜欢和青年人交朋友的他也与在场的人们分享了他的几点感受。
温家宝说:“第一,始终以客观、积极、发展的眼光看待和认识世界,敢于追求真理,永远做世界和平与进步的促进者;始终秉承坦诚、开放、包容的精神,彼此尊重和信任,相互借鉴和学习;第三,始终不怕困难,勇于开拓和创新,努力超越前人。”
(本文来源:国际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