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铝面临的困局,是处于行业低谷的所有大型央企的缩影。在国家整合央企的大潮中,中铝能否独善其身?
短短两年,中国铝业公司(下称中铝)从风光无限的波峰跌落到谷底。
2007年,中铝以年利润200亿元挤掉一直以来盘踞在国内冶金行业中央企业利润排名老大的宝钢,成为新霸主。
仅仅两年,中铝副总经理吕长清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称,2008~2009年中铝亏损累计达120亿,排名冶金行业央企利润榜的最末位。中铝创造的跌幅“神话”,让业界瞠目结舌。
中铝怎么了?
是市场低迷造成的经营困局,还是它自身经营战略上的重大失误?
作为中国有色金属行业的巨头,中铝面临的困局,是处于行业低谷的所有大型央企的缩影。在国家整合央企的大潮中,中铝能否独善其身?
夕阳铝业
中铝没落的背后是中国铝产业遭受的困局。
“铝产业在今天的中国已经没有发展前途了。”一位在铝行业浸淫20年的专家认为,铝产业已属夕阳产业。铝产业需要大量用电,而国内电价太高,每生产一吨铝需要14500千瓦的耗电,所以能源已经成了制约铝业发展的瓶颈。一个电解铝企业,其中氧化铝费用占成本三分之一,用电费用占成本三分之一。“在中国发展电解铝已经不合时宜。”该专家直指。日本、欧美国家早已经停止发展电解铝产业了。
而电解铝市场的粗放竞争,则是中铝巨亏的直接原因。该专家表示,其实有色金属产业还是粗放型的市场,投入相对来说比较简单,容易一哄而上,造成产能过剩。2006年,电解铝产能一度高达6000万吨,现在是2000多万吨。中铝现在很被动,作为行业老大,市场份额却少得可怜,在国内电解铝2000万吨的产能中,中铝只有400万吨。正是这种行业地位与市场地位的巨大落差使得中铝随着电解铝行业一起步入夕阳。
有很多行业专家认为,无论是冶金部的撤销,还是后来中国有色金属总公司的撤销,都是造成目前有色金属产业无序发展的重要原因。“当时,一下子把管理有色金属行业的部委都撤销后,这些企业都划归了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下称发改委),但发改委管理不过来,于是就把很多企业的管理划归到了地方。然而,地方政府管理这些企业缺乏在国家经济层面上审视问题的高度,只是一股脑地看到哪个产业容易拉动GDP就上哪个产业。因为工业企业属于粗放型产业,而且容易上马,所以地方政府就大力推进,企业也热心,于是就会出现很多没经过中央同意就盲目上项目的情况。而项目一旦上马,国家就难以再强迫其停产。”一位在有色金属行业从业30年的资深人士对《中国经济和信息化》记者说。
(本文来源:中证网 )